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 行业资讯

连载 汤成:织造——从伯余到鲁班兼论综蹑织机的起源(三)

来源:斯诺克电视直播    发布时间:2024-07-10 00:16:41

  上海纺织工程学会,上海老科学技术工作者协会等社会团体高级会员、会员,高级工程师。生于1929年,早年毕业于私立上海工业专科学校,1949年参加革命并进入华东人民革命大学学习,毕业后留校工作,任人事室统计干事,后调任上海中山医院政治干事。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响应党中央技术归队号召,到上海第十六棉纺织厂任技术干部,1996年离休,期间主持上海纺织人才预测,上海棉纺织印染公司技术规划,上海棉纺织行业协会七五、八五计划编制工作,上海华申国际集团规划等工作。离休后,应纺织出版社之邀,编写《棉纺基础》、《棉织基础》;参加市经委纺织行业转型调查、上海纺织职工教育协会理事等工作。

  我们将连载汤老先生撰写的《织造——从伯余到鲁班,兼论综蹑织机的起源》,希望纺友们喜欢!

  指挂说的是纬纱制作和运动的技术。从现代技术工艺上来说,就是卷纬和引纬。卷纬的工具最初是指,以后是抒,又发展为梭;引纬技术最初是挂——指挂,此后是投——投抒或投梭;其原理和工艺,基本没变化。

  指挂引纬,用的手指,可毕竟指头太粗,要把纱线引入束线内,费时费力,于是找到一片薄木片,缠上纱线头,替代手指,用以引入纱线。于是引纬始有工具,这一工具就是抒。

  抒是一片薄木片上绕着用于引纬的纱线,由于薄木片的形状像供在祖庙中的祖宗牌位,就把这片薄木片的音读作祖(则古切)。后来,在叙述织造原理时,又索性以抒的形状及用途组合祖(则古切)的音训,写成组(则古切);组来自抒,组(则古切)的读音借用祖(则古切)。

  于是,抒织转换成为组织,抒用于掞麻索缕—引纬,抒的形制是一片卷绕纱线的细木片。

  抒的形象和音训:抒的本字是一片木头和拇指、食指捏住一根纱线的手指形象。因为木片的形象像供在祖庙里的祖宗牌位,所在织机发明以后,以织造表织机,以组标引纬纱工具木片。再造字时,以 “糸”表示是纺织类的字,以“且”表示抒的形象。同时,借用宗庙里祖宗牌位祖的读音。所以,抒、组音韵相通,而字形各异,且在此类上也不一样。抒是专有名词。指梭以前的引纬纱工具。组有众多词义,虽然其基本词义出自纺织,但在应用方面,已大大有所扩展。

  织造技术的始创,到双综双蹑织机(全开口织机)的诞生,经历了一个漫长的时间。这一时期内,织造经线处于分经杆开口或单页综半开口状态。开口高度和开口空间容不下装纾子的梭。引纬用抒,抒的形制改变也比较少。这一时期,从引纬工具分类,可以认为,在很长一段时期,织造是抒织。

  伯余首创手经指挂织造技术,就明确指明,织造由两部分所组成:手经和指挂,手经涉及的是织造经线工艺,指挂涉及的是织造引纬工艺。织造的这两个部分,最初用的就是手掌和手指,没有工具。

  织造引纬工艺的发展已如上述。织造经线工艺的发展,构成中国织造技术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织造的主体是经线。经线制作的原理,就体现在最初的手经上。手经就是把挂在木柱上那束纱线拉过来捏到掌心。重要的是,一定要把这束纱线拉紧。拉紧这束纱线的力,称为经线的织造张力,有了织造中一定织造张力的纱线,就是组成经线的的经纱。把一束纱线从立柱紧拉到掌心这一很简单的操作技术,却奠定了织造的一个重要原理,就是织造必须在一定的织造张力下进行。

  手经形成的经线,按织造原理,其织造张力在立柱到手掌心之间。手经的后一阶段,掌心已经有一根卷绕织成的布的木棒——卷布轴(织轴)。此时,经线的织造张力由掌心过渡到立柱到手掌拉住的木棒之间。由于经线运动,经线的织造张力不是一成不变的。经线运动包括经线位置移动和分经运动。

  在历史的很长时间内,虽然织造技术有非常大的改进,但经线还不是接续移动的,而是分段织造的。分段织造的经线位置在一定时段内是固定的,没有移动。在此时间段内,经线的织造张力的变动,就是分经运动。分经运动也就是开口运动,综蹑织机的主要部分就是开口运动。在有综之前,经线的开口都是用绞纱棒这一织具操作的。

  经线上经纱的数量增多了,幅阔放大了,长度更长了。于是,结在立柱上的纱线,一直拉过来,分布到一根木棒上,这根木棒相当于捏在手掌心的那根木棒。在这根木棒的两端,系上腰带,围在踞坐织工的腰部。织造完成后,就用这根木棒卷布,这根木棒就称为卷布轴。然后,在踞坐的织工手所能及的一端,用另一根木棒,把纱线一上一下地分成两片卷起来。这根木棒就是分经轴。在分经轴和卷布轴之间的纱线,就是这一束纱线此时的经线。织造经线形成后,中间插上一根(至少一根,也可以二根、三根、多根)上、下交替的绞纱棒,绞纱棒在经线上形成织造开口。

  分经轴、绞纱棒、卷布轴这3件织具构成织造经线,在伯余手指经挂时已形成雏形。考古出土三件木棒,认为是河姆渡时期的织具。

  其中一件如上图,图注为新石器时代河姆渡文化木机刀,未说明准确用途。作者觉得:① 河姆渡时期没有机;② 此物有刀的形式没有刀的功能。所以不能称为木机刀。此物与其它二件织具一起出土,而且长度相同。故定为织具,是对的。

  右上边有刻线和小孔,可拿来系纱线。下部是刀形,和现在少数民族非遗织造用的打纬刀相似。故可认为此物有抒和打纬刀二重用途,是新石器时代河姆渡文化引纬、打纬织具。也可以认为,这一织具本来只用于引纬,纬线引入后就直接进行下一轮引纬操作,没有用来打纬这道操作,用久了感到用来打纬,织出来的布更滑润,就又用来打纬。所以,这一织具是打纬刀的前身。

  良诸出土时位置如上图A,估计中间有木质物件。整理后成为三根木棒的轴头(如现在书画条幅的轴头),但排列位置应该是B。按B图,从左到右依次是:分经轴、绞杀棒和卷布轴。

  笔者以为,设想这是宫廷后妃的殉葬品。民间,这三件织具都是木棒,没有轴头,也不必用轴头。织具用玉器轴头,必是宫廷之物,则死者必是后妃。

  这也证实春秋时期敬姜说的:“王后亲织玄紞,公侯之夫人加之以纮、綖,卿之内子为大带,命妇成祭服,列士之妻加之以朝服,自庶士以下,皆衣其夫。男女效绩,愆则有辟,古之制也。”

  遗憾的是,附图没有把轴头开孔的形状画出来。从轴头的外形推测,绞纱棒和卷布轴的空是圆形,分经轴的孔形是方形,而且是两片长方形的木棒。把分片的经纱夹起来,经绞纱棒,到卷布轴,形成织造经线。

  系在立柱上的纱线,经分经轴、绞纱棒和卷布轴,一直拉过来,拉到系着缚在卷布轴二端腰带的织工腰部,织工就踞坐着踞织或坐织。

  因为从分经轴、绞纱棒至织布轴之间的织布经线的织造张力是以织工的腰拉紧系结在立柱上的那束纱线形成的。所以,从织造的力学定义上分类,属于腰织。

  最初的腰织是踞织。因为古时都是踞坐,踞坐是一种妇女在家休息时的坐姿。这种坐姿,腰部很难用。织工都是妇女,而且织造作业都在室外,很自然的,妇女就把踞坐的双脚解放开来坐。这种坐姿古时称为箕踞(双脚放开席地而坐,像放在地上的坌箕)。箕踞,显得十分傲慢,在古时是很不礼貌的,尤其是妇女(还有形象问题),是犯忌的。由于织造是一项作业,最初一个时期是踞坐而织,但坐着、坐着,很自然地进而席地而坐,踞织进而为坐织。在一般文献中,虽然附图很明显是坐织,只是古时席地而坐也称坐——踞坐,坐织还是被称为踞织。

  踞织存在的时间很短,很少见到其实景或图片。坐织到现在还存在,有实景可以作证。现有文献常常把坐织称为踞织,有的还称为踞织机,按科学定义分类,这样称呼是不符合逻辑概念的。然约定俗成,文献上,踞织包括坐织以致包括以后的蹬织。踞织(含‘坐织’)的织造张力在立柱到腰围之间。

  踞织是伯余始创手经指挂后第一次历史性的发展——织造张力从掌心转移到腰部。

  踞织的始创者没有考证。其始创时间,据考古,浙江河姆渡发掘出土3件织具——分经轴、绞纱棒、卷布轴,这3件织具构成织造经线,可以认为:在伯余手指经挂时,织造经线已形成雏形,到新石器时代,织造工艺已具完整。

  踞织(含坐织)的织造经线在织布轴到分经轴之间,织造张力在立柱到织工腰部之间。织工的力,有一部分不是用于织造。织工实际力效是打了折扣的。而且,经线织成布后,又要重新移位向前,制作经线,然后再连续织布。这一过程,费时费力。

  于是,有一位巧匠,把用于织造的成束经纱不分二头,而是预先制作成经轴。放长经轴轴的长度,织工席地而坐。腰围缚在织布轴二头的腰带,双脚蹬住经轴轴的二头,形成经轴到织布轴之间的经线上的织造张力,进行织造操作。这就是至今在少数民族地区仍可见到的 非遗传统织造技术——蹬织。

  蹬织的前提是先要有经轴,这就把织造分为两个工序:经纱工序和抒织工序,是织造工艺历史发展的第二个里程碑。搜索现有的先秦典籍和文献资料,还很难确定始创这一分工的工匠名字和始创时间。

  蹬织的织工,腰围拉紧织布轴,二脚猛蹬整经工序做好的经轴。织造张力由立柱转移到腰部到经轴之间。

  踞织、坐织的经线是经纱的一部分,而且经纱越长,分经可以分得更清晰。工作地受制于立柱,都在室外。蹬织操作空间只有半个身子的长度。织具可以每时每刻卷起、展开,工作地没有必须固定的要求。织造,就此进入室内,织工能兼顾家务,所以现在少数民族地区还有存在。

  如上所述,坐织的织造张力在立柱到腰围之间,经线的织造张力是全部织造张力中的一部分,而蹬织的织造张力则是在脚蹬的经轴到织工腰围之间。所以,织工蹬织用力比坐织要轻便。

  综合以上考古发掘的文物,图像和非遗传承情景,可以说明:制作织造织具的材料是木材;传承织造技艺的劳动者是织女;织造形制的发展是从踞织、坐织到蹬织;织造张力都源于腰力;织具织造的工作地在夏、商、周时代,已由室外进入室内;男耕女织已成为劳动生产的经济基础和社会习俗。

  《织造——从伯与到鲁班,兼论综蹑织机的起源》一文是上海老科学技术工作者协会纺织委会员,离休高级工程师汤成老先生多年研究的成果。汤高工生于1929年,早年毕业于私立上海工业专科学校,1949年参加革命并进入华东人民革命大学学习,后留校工作。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响应党中央技术归队号召,到上海第十六棉纺织厂任技术干部,为工厂技术改造、规划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改革开放后,汤高工参与了上海纺织系统多项重要工作,主持上海纺织人才预测,上海棉纺织印染公司技术规划,上海棉纺织行业协会七五、八五计划编制,上海华申国际集团规划等工作。离休后,应纺织出版社之邀,参与编写《棉纺基础》、《棉织基础》。

  汤高工对华夏丝绸文明、纺织技术发展有着深刻的了解。通过解读历史文献、民间遗存以及出土文物,对中华纺织追根寻源,坚定民族自信,弘扬工匠精神,激励后人传承历史,开拓创新。

  纺织是纺纱织布加工制造的总称,织造是纺织加工中最终收官集大成的技艺。中国织造已有六千年以上的历史,凝结了历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对华夏文明和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有很重要的影响和贡献。汤高工的文章旁征博引,图文并茂,生动有趣,既反映了各种学术研究的观点,也提出了自己独到的见解,推荐此文是希望对专业技术人员更深入地理解织造原理,探讨织造技术发展有所裨益,也希望有更多的人关注织造专业。

  ◆ 重磅|第六届“金轮•金猫杯”2023’纺专器材提质创新与纺织企业高水平质量的发展论坛会议通知 ◆ 纺织器材50年|寻找优秀的你:《纺织器材》“优秀作者”征评活动开始啦!

  ◆ 纺织器材50年 中国纺织信息中心李波副主任、中国纺织机械协会顾平会长、陕西纺织器材研究所有限责任公司秋黎凤执行董事谈器材

  ◆ 纺织器材50年 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科技发展部副主任孙锡敏谈纺织器材标准化发展历程

  ◆ 纺织器材50年 中国纺织机械协会总工、《纺织器材》编委会主任委员李雪清谈纺机专用基础件短板与发展思路

最新文章
  • 首页
  • 产品中心
  • 联系我们
  • 电话